×

×

放弃数字化转型的执念!

发布日期:2022-01-14 11:01浏览次数:19061

 

 

有位秀才遇到了困惑,到山上请教一位得道高僧。秀才坐下后,高僧给他倒茶。直到茶水溢出了杯子,高僧依然继续倒水。秀才阻止道:“水满了,倒不进去了”。高僧顺势开导说:“你的脑子也被固有的想法占满了,怎能听进新的观点呢?”


 

阻碍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最大的阻力,往往不是技术上的问题,而是不切实际的执念。


有些人特别喜欢宣传一些特殊的案例,如某鞋厂通过数字化技术进军健康产业。他们认为,跨界创新是数字化转型的典型表现,并鼓励其他企业也要敢于突破传统思维。但在笔者看来,这样的宣传和案例很吸引眼球,对多数企业却不一定合适。这可能是个成功的案例,但也是特殊性很强的案例、不具备一般性。追求小概率的成功并非明智的做法,等同于守株待兔。

 

跨界创新成功的知名案例很多。但人们看到的成功,往往是一种“幸存者偏差”:人们看到的往往是少数成功的,多数失败的往往看不到。于是,人们似乎觉得跨界的都成功了、大家都在跨界创新。对绝大多数企业来说,进行这样跨界创新的机会是可遇不可求的,需要有特殊的机缘。否则,就是把小概率事件当作普遍的做法。


数字化转型的成功,本质上决定于具体业务的经济性、而不是业务逻辑。比如,对生产高档西装的企业来说,可以推进“流水线上的个性化定制”;但对生产袜子的企业来说,就不一定合适。再如,对制造飞机发动机的公司来说,可以通过工业互联网实现业务“从制造到服务”的转型;但对生产玩具飞机的企业来说就不合适。

 

另外还有些企业,希望数字化技术带来跨越式发展。

 

在有些人的想象中,智能工厂就是无人工厂;机器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出现故障;只要有了模型,计算机就能自动地设计产品和工艺;如果市场有了需求,汽车厂马上可以生产冰箱。对多数企业来说,这样的设想往往也是过于理想的。这些理想或许能够走入现实,但很难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实现。盲目地追求技术的先进性,不仅缺乏技术可行性,往往也缺乏经济可行性,是头脑中的乌托邦。

 

改革开放之初,有些中国企业全面、系统地引进了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技术差距迅速提升。在这种背景下,人们开始习惯于“跨越式发展”。故而有人希望数字化技术能帮助企业进行跨越式发展。

 

其实,“跨越式发展”有两个前提:

① 第一个是国内外技术水平相差很大。我们可以直接采用国外的成熟技术,而不必重复他们的探索过程。

② 第二个是新工厂建设。新厂建设时可以系统化地采用新技术,不必采用修修补补的方式、不必照顾到过去的条件。

 

改革开放四十年,与国外先进企业的差距逐渐缩小、能引进的先进技术越来越少,第一个前提逐步消失了。现在企业推进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往往是在已有的生产线上进行,改造过程顾虑很多,第二个前提往往也不存在。对大多数企业来说,跨越式发展并不现实。

 


适合企业的做法有两种。

 

① 一种是推进渐进式的创新,走“从量变到质变”的路子。

走渐进式创新之路,需要需求驱动,根据外部市场和企业内部现场的需求和条件,做好每一件小事。但是,走渐进的道路并不意味着走一步看一步,而要有战略性的考虑。需要为走好渐进奠定基础条件,让每一次的优化和改进成本更低、效率更高、风险更小;要让职工有更大的热情投入到渐进改进之中,愿意促进公司整体利益最大化;要有合适的组织、人才和体系支撑数字化背景下的持续改进。在持续改进的过程中,可以不断地总结提炼,把个性化的需求变成通用的技术和产品,进而开辟新的技术和业务领域。

 

② 另一条路是主动地寻找跨界融合的机会。

我们前面提到,跨界融合是小概率事件、成功需要机会,没有机会的时候不能强求。但换个角度:没有机会的时候可以去寻找机会、创造条件,争取把小概率事件变成大概率事件。根据目前的实践来看,数字化技术容易改变上下游企业的协作方式。新的协作方式需要新的技术支撑,新的技术可以复制到类似企业。于是,首先创新协作方式的企业,可以复制协作方式为手段,实现知识的复用。对自己来说,就创造了新的业务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