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又涨了!澳洲锂矿再拍出天价,国内电池厂打响利润保卫战

发布日期:2022-06-28 13:48浏览次数:15347


 锂价上涨趋势仍未见顶。

日前,澳大利亚锂矿商皮尔巴拉宣布,第六次(今年第三次)锂精矿拍卖提前结束,其接受了一位买家约7017美元/吨的报价,这较一个月前的拍卖价6586美元/吨,涨幅达到6.5%。

值得一提的是,高盛曾在上个月发布研报警告称,由于非常规新资源的供应压倒了需求,锂的价格将在今年进入逆转。由于高盛的影响力,该言论也让国内外二级市场的锂矿股出现一定幅度的回调。

“与最近市场上关于锂价已经见顶的说法相反。”在拍卖结束后,皮尔巴拉矿业新任董事总经理兼首席执行官戴尔亨德森表示,这一竞价结果,说明锂市场需求依然非常强劲,未来景气度较高。

有部分股民如同戴尔亨德森般乐观,他们认为,锂价短期内看不到顶点,或许电池级碳酸锂等锂盐价格今年有机会冲击80万元/吨。对此,有资深业内人士向时代财经表示,“近一年半来,锂价疯狂上涨,在成本压力下,中下游的企业已经很吃力了,50万元/吨或是他们的底线”。

由于锂盐价格短期内涨幅过大,中下游成本骤增,今年3月份有媒体报道,国内多家电池厂以不买货、不接单对抗碳酸锂价格暴涨。但事后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国轩高科、赣锋锂业等企业均辟谣称,不存在上述情况。

来源 | 网络

锂价年内高位运行 上游占据利润大头

在锂价高位运行的背景下,利润往电池产业链上游转移已成为趋势。

根据财报数据,宁德时代、国轩高科、亿纬锂能等电池企业今年一季度营收增速均在120%以上,但同期净利润同比分别下降23.6%、32.79%、19.43%。其中,国轩高科、亿纬锂能的净利润率分别为0.82%、7.73%。

此前被梅赛德斯-奔驰相中的孚能科技,同期营收增速达317%,但净利润却为-2.44亿元。多家动力电池商都将净利润下降、增收不增利的原因,归因于“部分上游材料的价格快速上涨”。

不同于动力电池企业一季度普遍陷入增收不增利的窘境,上游资源商则占据了当前锂电市场利润的大头。

以国内市场规模最大的两家锂电矿商——赣锋锂业、天齐锂业为例,今年一季度,二者营收增速分别为233%、481%,净利润增速分别为640%、1442%,扣非净利润率则分别达到57.81%、53.89%,远超下游任何一个环节。作为参考,天齐锂业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79亿元,今年一季度净利润约为33.3亿元,其2020年为亏损18.34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锂电行业的周期性非常强。今年初,赣锋锂业董事长李良彬也曾表示,锂产品的周期性非常明显。“有20万元的昨天,也可能有4万元的明天”。其并要求公司内部居安思危。

 

在此背景下,不少上游巨头为了周期内自身利益最大化,逐渐调高锂盐销售指引价。数据显示,2022年Q1雅保锂产品售价同比上涨66%,SQM锂盐售价大幅上涨至3.8万美元/吨,售价同比上涨567%,环比上涨160%;Olaroz 项目Q1销售均价2.7万美元/吨,环比上涨118%。

民生证券研报指出,各企业在2022年Q1开始均调整销售合同结构,减少固定价格长单比例,现货定价合同比例大幅提升,且定价周期缩短,使得平均售价更加贴近市场价,因此各公司大幅上调全年锂盐销售价格指引。

在锂价持续高位的情况下,上游企业赚得盆满钵满,但中下游却苦不堪言,那么,本轮周期何时结束?

对此,华安证券在研报中指出,锂价的主导因素为供需关系,2022年,全球锂供给乐观假设下为71.5万吨LCE,而锂需求则有望达到72.9万吨LCE,考虑到目前行业锂库存处于低位,和中游对锂资源需求的放大效应,2022年全球锂供需仍有难以缓解的缺口,上游锂资源供给或成为中下游产能释放的短板因素,支撑锂价中枢维持高位。

多名锂电行业从业者也向时代财经表示,年内锂价将高位运行,大概率维持在42万元至50万元区间,2023年下半年行业有望迎来供需平衡的关键节点。不过,有机构认为,即便2023年~2025年锂盐价格会出现阶段性回落,但很难出现2019年~2020年锂盐价格大幅下滑的情况。

国内储量丰富 但开采仍存在一定现实困难

值得关注的是,在锂价持续上涨背后,目前我国锂资源对外依存度仍较高。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进口锂精矿数量在200万吨以上,进口占比为65%左右。而我国动力电池产业在全球电池行业中占比则达70%。

对此,有舆论曾担忧,我国蓬勃发展的锂电产业未来或将受制于资源端。不过,真锂研究院创始人墨柯向时代财经表示,我国锂资源储量非常丰富,对外依存度之所以高,主要受制于国内锂资源的品位、开采技术等因素,国外的原材料在成本、品位等方面较国内有一定优势。据悉,品位是矿石和选矿产品等的主要质量指标,它直接影响选矿效率。

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全球锂资源量约8600万吨,其中在南美洲“锂三角”区域(阿根廷、智利、玻利维亚交界处的高海拔湖泊和盐沼)的锂资源占比近60%,中国的储量占比6%,虽不如“锂三角”,但整体位居世界前列。

资料显示,我国80%以上锂资源分布于青海、西藏等地的盐湖当中,锂矿石资源则集中在四川、江西、湖南、新疆等地。不过,我国锂矿品位相对一般,采炼成本较高,部分矿山及盐湖还分布于环境较为脆弱的地区,中间还存在着各种挑战。

“西部地区盐湖、矿场等初期设计产能是足够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但实际产能却大打折扣。他们普遍面临品位较差、开采成本高,地方企业资金不足、环境保护等问题,此外,部分地区还面临更加深层次的内部挑战。”某资深锂电人士向时代财经分析称,“捋顺国内锂资源供应平衡的问题比较难,牵涉的范围比较广”。

6月24日,雅化集团在互动平台表示,李家沟矿预计今年底可以出矿,但受当地气候变化及地理位置等因素,投产进度可能不及预期。而在有“亚洲锂都”之称的江西宜春,其锂矿资源开采量并不多,落地宜春的锂电企业,所用锂矿仍主要来自于国外市场。

此前,部分锂材料生产商负责人便向时代财经表示,工厂的原材料,一半来自于江西、四川等地的矿商,一半来自国外。之所以如此,一部分是国内锂资源生产、供应量较少,一部分原因在于同等价位下,进口的锂资源质量要优于国内资源。

有资深行业人士表示,若电池级碳酸锂的价格在25万元/吨以上,国内的盐湖、锂矿商便已经有不小的利润了。如今碳酸锂涨到50万元/吨,矿商也必将会加大对国内资源的开采力度。

今年2月底,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也表示,今年将着眼于满足动力电池等生产需要,适度加快国内锂、镍等资源的开发进度,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不正当竞争行为。在双碳愿景下,新能源车+储能的双轮驱动,锂资源需求处于高景气行情,加快国内锂资源开发进度,既缓解了上游资源和下游需求的增速不匹配,也能避免类似铁矿等大宗商品被海外资源卡脖子的难题。

在此背景下,各大矿商也正在着力加速建设国内产能项目。如融捷股份已有105万吨/年采矿产能,正在推进鸳鸯坝250万吨/年选矿产能;盛新锂能坐拥业隆沟矿区,并且其子公司致远锂业有4万吨锂盐产能;遂宁盛新3万吨氢氧化锂产能已经建设完毕,处于试生产中。

此外,盐湖提锂工艺近几年取得重大进展,吸附法、膜法等工艺均已量产,或为之后盐湖放量提供技术前提。6月中旬,盐湖股份表示,为加快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将投资约70.8亿元,新建年产4万吨基础锂盐的一体化项目。

而为了保住利润、确保供应链安全稳定,处于中下游的动力电池企业及车企则不断将自己的业务范围向上游延伸。如比亚迪不断在海外寻矿,宁德时代旗下子公司获得江西宜春探矿权。此外,动力电池企业还在加大其他技术路线的探索力度,德勤管理咨询认为,“随着动力电池市场竞争加剧,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主要玩家当前会着重在三元电池高镍去钴、硅基负极等正负极材料的迭代升级,以及电池结构及封装路线的优化上不断发力,以求在控制制造成本的同时,提高电池的性能表现”。

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在业绩会上表示,“目前锂电行业技术还远未到同质化竞争的时代,材料创新还有高镍、高硅、M3P、钠电池、无金属电池、固态电池等新技术;结构创新还有CTP、AB电池、CTC等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