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的构建
1.目前,以智慧城市为主题的城市信息化建设正逐渐提上每个城市的议事日程,并有个别城市开始投入实践。在此次北京大雨预造成人员财产损失的背景下,我们又开始重新思考智慧城市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那为什么会提出智慧城市?
(1)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截止2009年,我国城市化率已经达到46.6%,是全世界城市化进程发展最快的国家。
(2)城市病带来的困扰。如同本次北京大雨造成的损失,其归根结底在于大城市人口膨胀、基础设施跟不上的问题,而这样的问题在城市化进程中会尤为普遍。
(3)技术条件日趋成熟。目前城市信息化建设的技术条件正在逐渐成熟,包括云计算、物联网、3G等技术的出现,已经为城市信息化建设做好铺垫。
■国外的应急系统现状
1.美国“下一代应急平台”:美国自911后就开始全国规划卡特里娜飓风反映的问题:预测预警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各部门信息分散、缺乏统一框架、难以形成合力;如今提出下一代应急平台大规划,进行全国应急平台框架研究强化事件模拟和仿真实施应急大系统集成。
2.英国应急管理系统:IEM 2004年英国各地方政府开始建立集成应急管理系统( Integrated Emergency Management) 。英国应急系统IEM提供识别潜在突发事件;评估其发生可能性与后果;制定应急预案;部署相应的应急能力;评价应急策略、预案和能力;必要的培训和教育。
3.德国危机预防信息系统(deNIS) 德国政府自2001年夏天决定建立deNIS(German Emergency Planning Information System)。 deNIS II致力于巨灾管理的信息支持,评估灾难现状情势和面临的问题。 deNIS II连接了联邦政府和各州成员,目标是建立一个网络,为突发事件援救提供信息服务。 deNIS II存储的数据包括静态数据和动态数据。
■ 我国应急系统的现状-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复杂结构
1.政府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及《国务院关于实施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决定》中提到要重点加强应急系统的建设,2007年,我国颁布《突发事件应对法》,“应急产业化”的概念被重点关注。
2.在我国政府及各部门行政管理体系结构下,我国的应急指挥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它不仅在国家、省、地市等层面上横向拉通各职能部门并做到上传下达,同时纵向上需要在各专业部门上下级组织之间建立起垂直的专业应急沟通网络,而且两者之间还会有交叉。因此在我国应急指挥从应用建设模型上可以说是目前最复杂的IT系统。
3.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纵向是指从国务院、省到各地市、县、乡、村;横向是国务院各部委及其对应的各级地方政府部门,包括国家突发公共事件专项应急牵头的数十个部门。 纵向覆盖:省、市、区县、镇街、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横向要覆盖:安监、卫生、水务、环保、建设、劳监、食监、药监、公安、消防、民政等
■什么样的企业将会受益
1.城市信息化建设的投资主体是政府,是政府电子政务投资建设的一部分。电子政务市场的竞争特点,市场参与者包括几家大型的全国性经营企业和众多的区域性经营企业。对于这个市场特点,我们分别给出了两类企业的选择标准:
(1)全国性企业,关注1、客户基础;2、企业背景;3、资质。重点企业:太极股份,具有央企中电科集团背景;对于超大项目,集团牵头投标;拥有众多优质客户,有望获得最强国家资质;在咨询、电子政务内外网、安全保障、能源、应急维稳、安全生产、国家数据容灾中心拥有极强竞争力。
(2)区域性企业,关注1、跨地域扩张能力;2、产品方案;3、标杆项目。重点企业:榕基软件,在北京、河南、福建、浙江等地有竞争力;标杆项目多;环保、药品、食品安全国家级项目有优势。
(文章来源:国金证券计算机及软件行业首席分析师 易欢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