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安徽:“十四五”末汽车业产值过万亿,新能源车产量超四成

发布日期:2022-03-30 13:33浏览次数:17779

 
《安徽省“十四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日前发布,目标是到2025年全省新能源汽车产业整体发展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新能源汽车产量占比超过40%,基本形成纯电动为主、插电混合动力为辅、氢燃料示范的格局。
目前,安徽集聚以奇瑞集团、江淮汽车、合肥长安、蔚来汽车、汉马科技等为代表的数百家整车企业,品类丰富,并有合肥、滁州、六安、芜湖等多个零部件特色产业集群。2021年,安徽新能源汽车产量25.2万辆,居全国第四。根据《规划》,到2025年,省内企业汽车生产规模超过300万辆,新能源汽车产量占比超过40%,力争成为全球智能新能源汽车创新集聚区,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培育取得突破性进展,全省汽车产业产值超万亿元。“十三五”期间,全省汽车产业快速发展,截至2020年底,全省汽车产业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86家。2021年,全省整车产量150.3万辆,同比增长29.5%。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为25.2万辆,占全国7%。

《规划》提出构建合肥、芜湖新能源汽车重大新兴产业基地为全省汽车产业核心发展区,打造“合肥—芜湖”双核联动的一体化创新产业链。同时,发挥马鞍山、安庆、滁州、阜阳、淮南、宣城、六安等地商用车、汽车零部件及氢能发展优势,培育各具特色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在加快推进公共领域电动化方面,安徽将推动党政机关、公共机构、企事业单位等带头使用新能源汽车,推进老旧车辆提前淘汰更新为新能源汽车,进一步提高公交、环卫、邮政、出租、通勤、轻型物流配送等车辆的电动化水平,带动私人消费。鼓励推广应用基础好、充换电设施较完善的地市开展试点,以单个或多个特色领域为突破口推进相关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


 

按照规划,“十四五”期间,安徽将以创新驱动产业发展,力争把安徽省打造成为全球智能新能源汽车创新集聚区,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产业持续做大, 推广应用规模进一步提升,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实现突破,综合发展水平位居全国前列。到2025年,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培育取得突破性进展,智能汽车生态初步建立、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零部件配套能力明显增强、后市场规模显著扩大。力争产值超过10000亿元,生产规模超过300万辆,出口超过100万辆,新能源汽车产量占比超过40%,基本形成纯电动为主、插电混合动力为辅、氢燃料示范的发展格局。


同时,建成公用、专用、自用等各类充电桩23.7万个、充电站4750座,换电站180座;实现新能源汽车在重点区域公务出行、城市物流、零碳园区、公共交通、城市环卫、矿建材料运输等应用场景新增占比不低于50%。

打造“芜湖-合肥”双核联动产业链

产业布局直接关系未来发展。按照规划,安徽省将构建以合肥、芜湖新能源汽车重大新兴产业基地为全省汽车产业核心发展区,探索构建跨城市的区域产业协同机制,打造“合肥—芜湖”双核联动、相互促进的一体化创新产业链。


其中,支持合肥构建新能源汽车核心发展区,依托新桥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园等聚集区,推进蔚来中国总部、大众汽车(安徽)、比亚迪合肥、奇瑞新能源、长安汽车等新能源汽车项目建设,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品牌。

支持芜湖打造自主品牌核心集聚区,做优做强乘用车产业,夯实罐装车、救护车、房车等特色产业,推动产品及品牌高端化发展,培育在国内居领先地位的自主品牌。

同时,发挥马鞍山、安庆、滁州、阜阳、淮南、宣城、六安等地商用车、汽车零部件及氢能发展优势,培育形成各具特色和竞争优势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

在研发创新方面,安徽省还将重点发展整车集成技术、汽车节能减排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智能网联汽车技术。通过搭建研发创新服务平台、促进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等措施,健全技术研发创新链。

加快推进公共领域电动化

如今,新能源汽车以其优势颇受欢迎。按照规划,“十四五”期间,安徽还将继续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支撑体系。落实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政策,将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和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延续执行至2022年底。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加大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的政策力度,制定出台推动新能源汽车下乡进村支持政策。

同时,加快推进公共领域电动化,推动党政机关、公共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等带头使用新能源汽车,推进老旧车辆提前淘汰更新为新能源汽车,扩大新能源汽车配备比例。进一步提高公交、环卫、邮政、出租、通勤、轻型物流配送等车辆电动化水平,以公共领域电动化带动私人消费。


安徽省还将推动燃料电池汽车在公共领域逐步实现商业化应用。鼓励推广应用基础好、充换电设施较为完善的地市开展全面电动化试点,以单个或多个特色领域为突破口,因地制宜推进相关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

此外,提升新能源汽车使用便利性,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制定出台力度更大的新能源汽车充换电电价优惠、通行及停车费用减免等使用环节优惠政策。通过路权优先、专用停车泊位等方式方便新能源汽车的通行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