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十二五”期间,纺织工业将实现以下主要目标:

发布日期:2012-09-24 15:56浏览次数:102820

   加强纺织基础理论研究,掌握一批高新技术纤维开发应用和先进纺织装备研发制造的核心技术,成为世界上自主掌握纺织高新技术的主要国家之一;
 
  --主流工艺、技术和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在节能减排全面达到国家强制性标准要求、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的基础上,大规模实现清洁生产,基本建立低碳、绿色、循环经济体系;
 
  --主要企业(规模以上企业中的前三分之一企业)具备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技术和产品研发、检测中心完备,拥有高素质、专业化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研发投入强度达到3%~5%;
 
  --行业信息化技术开发和应用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推动管理和营销模式的现代化;
 
  --生产效率继续提高,到“十二五”末,规模以上企业劳动生产率争取比2010年翻一番。
 
  
  一、基础研究
 
  开展纤维材料功能优化设计、成型基本理论研究,碳纤维、有机高性能纤维、可再生资源纤维及新型仿生纤维制备过程中的基本科学问题研究,纤维材料表面纳米结构研究等,指导关键技术产业化研发。研究新型芳杂环聚酰胺共聚纤维、聚酮纤维等高性能纤维以及低成本高性能的聚酯纤维、聚酰胺纤维等常规品种高附加值产品的加工技术,到2015年基本完成小试。开展环境友好型油剂、溶剂、特种化纤功能母粒研发等精细化工研究,提高纤维加工配套材料的国产化水平,并促进纤维材料功能化、差别化水平的提升。
 
  二、纤维材料
 
  加快超仿真、功能性、差别化纤维、生物质纤维、高性能纤维的产业化研发,使我国纤维材料技术跻身世界发达国家行列,高性能纤维重点品种全面实现产业化大生产,初步满足国防工业和民用高端领域基本要求。提高天然纤维培育种植科技水平,优化天然纤维品质和品种。超仿真纤维重点发展仿棉涤纶和仿毛纤维,通过分子结构改性、共混、异型、超细、复合等技术,提高纤维综合性能,超越天然纤维的可纺性、可染性、舒适性和阻燃性。到2015年,超仿真仿棉纤维达到800万吨左右。
 
  三、纺纱、织造
 
  突破嵌入式纺纱技术在棉、麻纺行业深度加工的工艺技术,到2015年在主要棉纺、麻纺企业进行产业化应用。研究多组份纤维复合混纺技术和新结构纱线加工技术,使其应用比例达到15%,差异性多功能纤维种类达到5种以上的产品规模化生产。研究纺纱过程质量控制技术、织物自动检测和分析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四、染整
 
  突破生物酶精练、棉织物低温漂白、茶皂素退煮漂等高效短流程前处理新技术,针织物冷轧堆前处理加工技术。到2015年,棉织物低温漂白等前处理新技术完成产业化研发,并在行业中加快推广;针织物冷轧堆前处理技术在圆筒推广50条以上生产线,平幅路线推广20条生产线。发展少水及无水印染加工高新技术,为行业实现清洁生产、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提供技术支撑。
 
  五、产业用纺织品
 
  突破高性能、高档土工合成材料、医疗卫生用、过滤用、交通工具用、安全防护用等产业用纺织品加工技术的产业化研发,掌握一批自主原创的核心技术。医疗卫生用纺织品重点解决高效薄型阻隔材料、医用抗菌敷料的加工技术,解决可吸收纤维以及制品的加工技术。过滤用纺织品重点突破双组分纤维的熔喷非织造布系列产品的开发,耐高温、耐酸碱、高效过滤产品的制备和加工技术,高性能中空纤维液体分离膜材料制备的关键技术等。
 
  六、服装(机织、针织)和家用纺织品
 
  加强服装企业信息化集成制造系统、大规模定制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加快高档服装原辅材料和制造技术的研发及产业化应用。到2015年,实现数字化综合集成技术达到产业化标准,服装大规模定制技术达到示范应用标准。实现我国高档非粘合覆衬西服工业化生产,填补国内空白并实现产业化。
 
  七、节能环保技术
 
  重点完成50项(附件1中标注★号)节能环保关键技术攻关。环保型纤维加工技术11项,重点发展可再生、可降解生物质纤维加工技术,浆纤一体化、蒸发和结晶一体化粘胶纤维生产技术,汉麻秆芯粘胶纤维生产技术、麻纤维生物脱胶及前纺加工技术等。节能减排印染新技术17项,研究棉织物生物酶精炼、低温漂白等高效短流程前处理技术,泡沫、涂料、涂层、冷轧堆和微胶囊染色等低给液率染色及整理技术,涂料染色、活性染料湿短蒸染色、针织物平幅冷轧堆染色、新型转移印花等少水、无水印染加工技术以及印染在线检测及数字化技术等。
  八、纺织机械
 
  紧密围绕纺织工业结构调整的需要,重点突破一批高新技术纤维专用装备,提升传统纺机技术水平和可靠性水平,加快纺机产品差异化、模块化,研制高性能产业用纺织机械和节能减排型纺织机械,提高纺机专用件和配套件的技术水平,加强纺机企业的技术改造,提高“两化”融合水平,促进纺机企业的工艺技术进步和机床数控化率。
 
  九、纺织信息化技术
 
  应用信息化技术改造和提升纺织工业是“十二五”期间的重要发展方向。重点研发面向生产制造层面的制造执行系统(MES),面向企业管理层面的以ERP和RFID为核心的纺织企业信息系统的集成应用,面向供应链和行业宏观决策层面的纺织宏观经济决策支持和知识库系统,面向纺织专业市场的电子商务服务平台,着眼于提升整体产业信息化水平的物联网技术。
 
  十、纺织标准研究
 
  “十二五”期间,标准要为转变纺织工业增长方式、促进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提供技术支撑。重点研究制定与产业发展配套的产业用、家用纺织品和服装标准,纺织新材料、生态纺织品、功能性纺织品、高新性能纺织品、功能服装等重点产品及相关检测和评价标准,纺织机械装备以及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方面的标准,纺织品服装与纺织机械安全标准。通过对一批重点领域和重点项目的研究,制定一批满足市场需求而且与国际市场接轨的重要标准,提高纺织工业标准整体水平和国际化水平,进一步优化标准体系结构,提升我国标准在国际上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