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多年来我国纺织机械行业的自动化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在新型纺织机械上普遍采用了自动化技术。这项技术的内容包含了先进的信息处理和控制技术,即以计算机为核心,有PLC、工控机、单片机、人机界面、现场总线等组成的控制系统。先进的驱动技术,有变频调速,交流伺服,步进电机等;检测传感技术和执行机构等。棉纺织设备较有代表性的机电一体化产品,例如新型的粗纱机、分条整经机、浆纱机,这类机器均采用了自动化技术,其特点是:
(1)由计算机控制多台变频器,交流伺服驱动器,再分别控制多台电动机的同同步传动系统。(粗纱机为二、三或四台电机的三种方案,分条整经机为五套电机,浆纱机为七台电机)。
(2)均采用传感技术,检测纱线张力,通过计算机实现张力控制。
(3)采用计算机软件来完成粗纱的卷绕成形功能和实现经轴、织轴的理想卷绕。
纺织机械应用了自动化技术后机构简化,性能改善,质量提高,操作方便,提升了设备的档次和水平。
(1) 粗纱机采用计算机控制多机分部传动后的效果
① 简化了复杂的机械结构,取消了锥轮变速装置、三自动成形机构、计长装置等。
② 应用触摸屏人机界面,操作十分方便。
③ 计算机储存多品种的最佳工艺,更换品种十分方便。
④ 产品质量好,粗纱条干水平达到乌斯特公报5%的水平。
⑤ 主机速度和生产效率提高,断头减少。
(2) 分条整经机采用计算机、变频器、交流伺服组成的控制系统后的效果
① 经轴卷绕张力从定性控制发展到定量控制,自动控制内外圈张力,实现理想的内紧外松,产品质量好。
② 对绞精度有明显的提高。
③ 采用触摸屏人机界面,操作简单方便。
④ 主机价格是进口价格的三分之一,降低了纺织厂的投资。
(3) 浆纱机采用计算机控制多电机分部传动后的效果
① 简化了复杂的机械结构,取消了长边轴传动和PIV机械无级变速器。
② 伸长率和织轴卷绕张力得到了有效控制,提高了产品质量。
③ 回潮率检测后,通过计算机与全机速度调节相连,保证回潮率的良好控制,有利于后道工序的稳定生产。
④ 采用触摸屏人机界面,操作简单方便。
⑤ 机器生产效率有较明显的提高。
上面举例的三种设备主要是采用了先进的通用自动化装置应用于纺织机械上来提高机电一体化水平产生了好的效果。自动络筒机和无梭织机也是纺织行业中自动化水平高的产品,其特点将在后面进行专题介绍。
一、先进的通用自动化装置在纺织机械上应用的状况
1.1 PLC的应用
PLC在纺织设备上应用已普及,清花、梳棉、并条、精梳、粗纱、络筒、并纱、捻线、整经、浆纱、无梭织机等均已采用。
纺织设备上用的PLC,其1/0点数范围:8~1024点,约85%以上为8~112点。
PLC的年需用量,2002约24000台,比2000年增长33%。
只要选用了西门子公司、光洋公司、三菱公司的PLC产品,其次有松下、Omron、富士、LG等公司的产品。
喷气织机的控制系统,选用了贝加莱公司的PCC(可编程计算机控制器),其性能优于一般PLC。
1.2 人机界面的应用
近年来在纺织设备上人机界面技术应用发展很快,需用量逐年增加。单机自动化程度较高的设备,设计时选用了触摸屏人机界面,例如高产梳棉机、精梳机、新型粗纱机、数控细纱机、高档的分条整经机和浆纱机等采用触摸屏人机界面。
人机界面年需用量,2002年约为20000台,目前多数为文本显示方式。
主要选用西门子公司、三菱公司、光洋公司、Digital公司的人机界面产品,其次有松下、日立、Omron、贝加莱、台达等公司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