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实至名归丨ABB连年荣登最佳雇主榜单

发布日期:2024-07-31 09:25浏览次数:314


  2024年任仕达雇主品牌调研结果与前程无忧2024中国大学生喜爱雇主品牌榜单近日相继出炉,ABB中国成功当选“中国大陆区工业制造行业最佳雇主”和“中国大学生喜爱雇主品牌”。

  连获殊荣不仅是对ABB中国长期重视雇主品牌建设、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支持科技人才发展的权威认可,也是对企业在营造多元包容、积极健康工作环境方面取得的卓越成就的高度肯定。

  任仕达雇主品牌调研

  任仕达雇主品牌调研评估企业的雇主品牌知名度、吸引力以及雇员数量对人才市场的影响力等,并通过“具有吸引力的工资福利”、“工作生活平衡”、“职业发展机会”等10个员工价值主张驱动因素(EVP)评估企业雇主品牌建设方面的投入。2024年任仕达雇主品牌调研结果显示:81.3%的中国大陆受访者认可ABB中国的雇主品牌,并希望加入这家公司。此外,ABB中国在“财务状况良好”、“工作稳定”、“良好的声誉”、“回馈社会与环保”等方面表现突出。

  前程无忧2024中国大学生

  喜爱雇主品牌榜单

  在前程无忧2024中国大学生喜爱雇主品牌榜单中,148家雇主榜上有名,ABB再次蝉联这一荣誉。今年的评选以“帮助平衡,引领未来”为主题,发掘和褒奖以年轻人才为重点战略且拥有向善、可持续员工关系的领先雇主。上榜的雇主们连续多年招聘中国高校毕业生,在校园开展各种活动和科研项目,帮助和扶持大学生自发的公益活动和创业方案,并热心帮助大学生提升知识技能和全球视野,在学生中有广泛的认知度和较高的美誉度。

  ABB致力于用电气与自动化领域的领先技术,赋能更可持续与高效发展的未来。公司长期稳健的业务发展为ABB提升雇主品牌和人才吸引力奠定了坚实基础,人才的持续成长又为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源源动力。通过制定完善的人才战略,营造健康积极的工作环境,践行以勇气、关爱、探索和合作为核心的企业价值观,并推动多元和包容的企业文化,ABB努力为人才提供施展才华和实现个人成长的优越平台。
 
  01

  关爱员工

  营造多元包容、积极健康的工作环境

  ABB始终将员工的健康与安全置于工作的首位,持续推进企业健康战略,在职业健康管理的基础上,推出了旨在提升幸福感,增强复原力的员工援助项目,帮助员工以科学方式化解工作压力,调节情绪,保持身心健康状态。
  

公司还为每位员工及家属开通了24小时心理咨询热线,并提供多种健康系列讲座,广受好评。同时,ABB各地工会开展了多姿多彩的俱乐部活动,健身、球类、亲子、读书、摄影、美术、舞蹈以及公益活动,让员工们在工作之余,增进交流,放松心情,平衡工作与生活。
 

  为让每位成为父母的员工均有机会给予新生儿和幼儿足够的陪伴,更好地承担家庭责任,ABB于2022年推出了全球育婴假计划,全球每一位员工,无论是自己或伴侣生育,还是通过领养成为父母,均有权享受带薪育婴假期。

  ABB将多元化与包容性上升到战略高度,性别平等成为公司人才发展战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项关键目标。公司女性高级管理人员的比例从2019年的11.7%增长到了2023年的21%,并计划到2030年进一步提升至25%。

  公司每年进行员工敬业度调查,收集员工的意见和建议。2023年的调查结果显示,员工在ABB工作感到自豪,感到安全,感到受到关心。同时,对于自己的角色和职责以及ABB的发展方向有了更为清晰的理解,并愿意将ABB作为理想的公司推荐给亲友。

  02

  赋能人才

  支持员工职业发展与个人成长

  ABB积极倡导持续学习的企业文化,让员工成为自身发展和成长的主人。公司提供丰富的资源和工具,通过分享会、工作坊、空中教室、ABB电台、线上直播等多元化的形式,满足员工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实现“互学,互联,共成长”。

  无论是新入职的员工还是工作多年的资深员工,无论是选择专家路径,还是管理路径,ABB都配备了完善的培训体系,设置了“青年人才发展项目”、跨国交换、“未来领导人发展项目”、“导师计划”等项目。例如,ABB机器人部门的“机智未来”项目,为毕业生提供定制化的轮岗和专业的培养,并辅之以社群及伙伴陪伴,共聚共创实现职业成长。

  为支持人才职业发展,促进公平性和透明度,ABB在全球实施了“开放招聘市场”(“Open Job Market”)政策,在公司内部职业门户网站上公布包括领导职位在内的工作机会,支持员工内部流动,鼓励员工申请与自己的职业技能和兴趣相匹配的职位,探索不同的可能性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真正做到“我的职场我做主”。

  在重视员工发展的同时,ABB也积极推动未来科技人才的培养:连续19年与中国自动化学会携手,举办“ABB杯智能技术创新大赛”,聚焦前沿技术和应用场景融合,挖掘和培育复合型创新人才。ABB还积极拓展校企合作,通过师资培训、教材开发、共建实验室、提供奖助学金等形式,为壮大未来高水平创新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