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老牌工业巨头全面拥抱能源转型,霍尼韦尔多技术路径提升SAF产能

发布日期:2024-11-05 18:46浏览次数:162

“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全球范围内,低碳和能源转型的趋势都是不可逆转的。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一点,并采取相应的行动。”霍尼韦尔能源与可持续技术集团中国副总裁兼总经理孙建能日前在南京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的这番表述,也成为像霍尼韦尔这样在过去数十年乃至更长时间以来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起庞大版图的工业巨头在未来一个时期内所要面临的新一轮挑战:在这一轮以脱碳为目标的能源转型大潮之下如何通过业务方向的变革,不仅继续保持传统能源时期所建立起来的优势,同时通过新的技术路径加持下在下一个阶段的市场发展方向中领跑。

加速转型

在10月下旬举行的“第三届霍尼韦尔绿色发展峰会”上,孙建能在接受包括《华夏时报》记者在内的媒体记者专访时表示,“在中国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持续推进‘双碳’目标、数字经济和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背景下,霍尼韦尔致力于将自动化、未来航空和能源转型三大业务发展趋势和中国客户的发展需求相结合,推进有影响力的本地创新。”

这实际上也是这家历史悠久的工业巨头在内外部环境变化下对于下一个时期发展方向的一次重绘,作为一家年营收数百亿美元规模的多元化高科技和制造企业,霍尼韦尔一直以来在航空制造业、工业控制以及智能建筑等领域保持着竞争力,并将其业务版图拓展至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市场。

但随着脱碳以及能源转型问题开始逐渐成为影响全球经济的核心议题,也使得企业开始寻求在新的趋势变化下保持或是重构竞争力的新路径,纷纷进入“自我革命”的周期,中国也公布了自己的“脱碳”路线图,并在近两年里通过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以及实施方案的落地开始展现出在这方面的行动力。这也使得更多企业也加速了其能源转型在本地化方面的进程。

“霍尼韦尔约60%的新产品研发都以改善客户的环保表现和社会效益为出发点。霍尼韦尔在能源转型领域的产品与解决方案正在成为公司助推中国市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引擎。我们在碳捕集和存储、可持续航空燃料、塑料循环利用等领域的技术都处于市场前沿,可助力满足市场和客户的可持续发展需求,助力‘双碳’目标与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孙建能表示。

霍尼韦尔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在此次峰会期间发布了《拥抱能源转型 成就可持续未来》行业白皮书,深入分析了能源转型和零碳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并更新了此前提出的六大能效理论体系,涵盖技术、可持续和资本三大维度。包括炼化企业在内的各排放大户依据这些理论,可以更有效地平衡业务需求,优化决策,提升生产力和效率,增加投资回报。同时还展示了包括可持续航空燃料(SAF)、碳捕集(CCUS)、UpCycle工艺、高性能材料等多个领域的低碳技术。

“传统能源的持续优化与新能源技术的加速进步是并行不悖、互为助益的。在我们看来,这两者并非零和博弈,而是能够携手并进,共同推动全球能源结构的深刻变革。对霍尼韦尔来说,需要在几个关键方面找到平衡点。从业务角度来看,我们的态度是‘喜新不厌旧’。‘喜新’指的是我们对当前大趋势的积极响应,即可持续发展和新能源的发展。我们已经提到了许多新的可持续发展方向,包括可持续航空燃料和绿氢催化剂涂层膜,都能够助力新能源的发展和落地。同时,我们也要关注传统能源。如何提升传统能源的利用效率,以及如何在传统能源的生产过程中更好地管理能源,这些都是我们必须要关注的重要议题。”孙建能对包括《华夏时报》记者在内的媒体表示,“在霍尼韦尔看来,企业绿色转型与追求经济效益并不矛盾,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绿色转型可以为企业带来长期效益。采用可持续技术,企业能够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降低生产成本。此外,可持续发展也能为企业提供更稳定和可靠的供应链,确保原料和产品的稳定供应。”

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低碳经济成为新的增长引擎,政府和企业正携手推动可再生能源、清洁交通、绿色建筑和循环经济等领域的低碳技术发展。今年3月,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深入推进能源革命,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8月,国务院发布《中国的能源转型》白皮书,展示中国在推进能源转型取得的积极成效和实践做法。

“我们需要平衡短期和长期的目标。我们需要政府、技术提供方和企业共同努力,协同合作,从政策支持、技术开发到企业投资等多个层面,共同推动新能源领域的发展,并着眼于长远的未来。因为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全球范围内,低碳和能源转型的趋势都是不可逆转的。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一点,并采取相应的行动。”在孙建能看来,霍尼韦尔正积极投身于这一转型过程,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涵盖能源的供给、利用、存储等领域,旨在提升传统能源的利用效率,降低其在整体能源消费中的占比,同时大力推广和应用新能源技术。这不仅意味着对传统能源生产和使用方式的深刻反思与改进,更预示着新能源领域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多元化技术路线推升SAF产能

在受到能源革命影响最为深远的行业之一的航空业,已经制定了脱碳路线图,飞机制造商、供应商以及航空公司都在通过诸多探索为未来的航空业走向净零碳之路寻求一条在效益与效果之间能够平衡的解决方案。作为在航空发动机、辅助动力装置、机载设备和飞行控制系统等领域的主要供应商之一,霍尼韦尔如何从传统的航空制造业供应商转型成为航空业能源转型之路的参与者乃至推动者就成为行业内外最为关注的焦点。

10月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对外发布《关于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意见》要求,“十四五”重点领域可再生能源替代取得积极进展,2025年全国可再生能源消费量达到11亿吨标煤以上。“十五五”各领域优先利用可再生能源的生产生活方式基本形成,2030年全国可再生能源消费量达到15亿吨标煤以上,有力支撑碳达峰目标的实现。

“《意见》围绕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以更大力度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重点对可再生能源安全可靠供应、传统能源稳妥有序替代,以及工业、交通、建筑、农业农村等重点领域加快可再生能源替代应用提出具体要求,对加快在各领域各行业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统筹推动全社会绿色低碳转型意义重大。”国家能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航空运输领域,中国早在十多年前就已经开始探索SAF替代传统化石能源的可行性,并持续进行相关的研究以及应用试点。近期更是启动了大规模的应用试点,在四个机场起飞的12个航班加注可持续航空燃料进行商业运营。

虽然SAF目前已经是航空业脱碳目标中最具现实操作意义的方案,但在应用推广方面仍存在诸多阻碍。

霍尼韦尔能源与可持续技术集团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业务中国总经理曲广东在10月下旬接受包括本报记者在内的媒体专访时就表示,“全球航空燃料市场仍处在供需比例不平衡的阶段。一方面,随着航空业的快速增长和可持续航空燃料需求的增加,市场对航空燃料的需求不断上升;另一方面,可持续航空燃料的生产工艺复杂,原料收集、生产、运输等环节的成本较高,导致可持续航空燃料的总生产成本远高于传统航油。这种成本差异,使得可持续航空燃料在短期内难以实现大规模的商业应用,市场供应相对紧张。”

一直以来致力于加快航空业SAF应用的国际航空运输协会(下称“IATA”)近日也宣布,将在2025年第一季度推出SAF供需对接平台,便捷航空公司与SAF供应商的需求匹配。IATA方面表示,通过这个平台,SAF生产商和供应商可发布现有或计划产出的SAF供应量,航空公司可在平台上登记其已购买或预期购买SAF的计划。任何后续交易都将在平台之外进行。平台将提供有关SAF的全面信息,如供应量、使用原料、生产地点和技术、减排量以及是否符合国际航空碳抵消和减排计划(CORSIA)或欧盟可再生能源指令(EU RED)。平台推出后将通过简化SAF的采购过程,使各方更轻松和更快速地连接,还可通过平台生成的数据促进市场情报的发展。

曲广东表示,“根据德勤发布的《中国的可持续航空燃料——航空业碳中和之路》报告预测,到2030年,中国的SAF需求量将达到300万吨/年,而到2050年,这一数字可能达到8,600万吨/年,这意味着20年内接近30倍的增长。同时,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已建成的SAF年产能达数十万吨,并有多家企业在布局和扩大产能,未来发展潜力巨大。随着更多项目的投产和技术的突破,霍尼韦尔相信中国SAF的产能有望实现快速增长。”

在此次峰会期间,霍尼韦尔与吉利控股集团创新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共同探索二氧化碳捕集、绿色甲醇合成及SAF等低碳技术应用落地,加快推动中国能源转型。

“中国可持续航空燃料的生产将呈现多元化趋势,以解决原料的供应情况、生产成本、环境影响等各类问题。”曲广东透露,早在2016年,霍尼韦尔Ecofining™工艺就率先实现了可持续航空燃料的商业化生产。为满足市场对可持续航空燃料等可再生燃料迅速增长的需求,霍尼韦尔陆续推出了涵盖一系列原料的解决方案,可再生燃料产品组合还包括乙醇制可持续航空燃料(ETJ)技术和eFining™,后者可使用绿氢和二氧化碳来制备电子燃料(e-fuels)。

“在中国,霍尼韦尔已与一些地方展开合作,足迹涵盖华北、西南、东部沿海,比如江苏省连云港嘉澳环保选用了霍尼韦尔UOP的Ecofining™工艺技术、催化剂和设备,以厨余油和动物脂肪为原料生产可持续航空燃料,项目建成后有望成为国内最大的采用Ecofining™工艺技术并率先投入生产的可持续航空燃料装置之一。四川省遂宁金尚环保将选用霍尼韦尔UOP的Ecofining™工艺技术、建成后有望成为中国西部最大的可持续航空燃料项目之一。内蒙古久泰采用霍尼韦尔UOP eFining™工艺技术,用于打造年产10万吨的甲醇制可持续航空燃料(SAF)项目。此次合作是霍尼韦尔在全球范围内签署的第一个eFining™技术授权商业合同。”曲广东透露,“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已经拥有了坚实的基础设施、强大的制造能力和技术研发实力。因此,我相信在未来,中国不仅能够满足国内的需求,并且随着生产能力的进一步提升,中国也将有机会为全球市场提供更多的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