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欧阳明高指出,新能源已走过1.0时代的分开发展阶段,如今面临内卷等问题,而新能源2.0时代则强调协同发展,需将光伏、风电、储能、电动汽车、能源互联网等综合起来。同时,随着新能源下一代技术难度增大,人工智能的作用愈发凸显。据预测,2030年算力中心年用电量将达8000~1万亿元,超过当年全国电动汽车的用电量,且其用电负荷高、绿电占比大,为新能源发展带来机遇。
在能源材料方面,当前电池研发面临诸多挑战,如高比能量电池研发中的关键材料界面问题、材料开发问题等。欧阳明高院士团队致力于建立大型材料数据库,并结合大语言模型形成垂直领域单元模型,再结合仿真和表征手段,开发相关智能体,以实现材料研发的自动化和高效化。例如,通过人工智能将表征与仿真连接,实现电极材料二维表征图像到三维图像的重构,并直接输入仿真流程,团队利用该技术在一年半内就开发出电解水隔膜,使功率密度提升80%,能耗下降6.7%。
对于能源装置,可利用人工智能大模型底座进行微调,赋能智能设计、智能制造和管理。在电池制造中,借助工艺数字孪生,通过仿真调整工艺参数,挖掘数据隐藏关系以减少缺陷,并利用大数据技术提升供应链效率。欧阳明高院士团队建立了电子行业首个电子大模型用于电池安全预警,并在电池中安装传感器,实现智能化管理。
在能源系统领域,新能源的不确定性和电力交易市场化使得预测其波动至关重要。通过AI规划、方案导入、场景建模和预测等手段,可实现能源系统的优化配置和高效运维。如在重庆、深圳等地的实践项目,展示了人工智能在构建区域能源网络、实现房车网与电网互动融合等方面的应用价值。
欧阳明高强调,工业革命包含新能源革命和人工智能革命,二者融合将成为中国经济转型的主驱动力。预计2030年风电光伏装机将达30亿千瓦,发电量超4万亿,占发电总量约35%,非化石能源占比超55%,届时新能源革命爆发期将到来。而新能源与人工智能融合的产业在2030年后的20年里,有望形成5个10万亿产业,带动100万亿的产业规模,推动中国经济全面发展。
当前,我国一直强调能源转型,推动能源结构向清洁、低碳、高效方向发展。欧阳明高提出的新能源2.0时代的协同发展理念,与国家能源转型政策高度契合,如加快发展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并促进储能、电动汽车与能源互联网的融合,有助于提高能源系统的稳定性和灵活性,实现能源的可持续供应。
欧阳明高的观点体现出其重视人工智能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也体现了科技创新在能源产业升级中的关键作用。国家大力倡导科技创新驱动发展,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在新能源等领域开展前沿技术研究和应用示范。他所阐述的利用人工智能提升能源材料研发效率、实现能源装置全生命周期自动化以及优化能源系统运行等内容,正是科技创新推动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实践,有助于提升我国新能源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欧阳明高演讲中涉及的将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联系起来,构建智能化数据库、应用大语言模型等内容,与国家推动数字经济发展、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政策要求相呼应。通过数字技术赋能新能源产业,能够实现能源生产、传输、存储和消费等环节的智能化升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创造新的产业业态和商业模式,推动能源产业与数字经济协同发展。
欧阳明高提到的电力市场改革后用户侧的重要性以及电价的市场化引导作用,与国家推进能源市场化改革的方向相符。鼓励用户参与能源市场交易,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能够促进能源的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同时,其关于预测发电和负荷以实现电价预测的观点,也有助于加强能源需求侧管理,引导用户合理用电,提高能源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
欧阳明高对新能源革命爆发期的预测以及强调新能源成为主体电源的观点,也与国家制定的能源发展目标相一致,即逐步提高非化石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