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席技术官Cyril诠释施耐德电气“为中国”创新情怀

发布日期:2011-10-28 10:32浏览次数:104248

  

“为中国,惠世界”。作为在工业界具有百年老店之称的施耐德电气,百年以来以新产品不断推陈出新,技术的持续进步使之在电气新领域攻城略地,立足已百年却一直保持着发展的蓬勃朝气。施耐德电气进入中国市场以来,继续着专注的品质从进行本土化制造到本土化服务,而今更开始了“中国原创”的本土化技术研发创新,他们曾结合中国不同的发展阶段研发新的技术、产品和能源管理平台等一系列适合中国客户不断发展着的当前与潜在市场需求。伴随着施耐德电气在中国业绩的飞速增长并逐步与中国的发展融为一体,受到中国客户的拥戴。这一切源于施耐德电气用“创新”诠释着“为中国,惠世界”的“中国原创”情怀。施耐德电气工厂解决方案业务高级副总裁,兼工业事业部首席技术官Cyril Perducat先生作为施耐德电气技术委员会五位首席技术官之一,对施耐德电气技术创新及未来发展路线有着更加清晰的规划思路和深刻理解。
创新六维空间,全面服务中国

记者:记得中国区总裁朱海先生曾经说过“用创新的思想打动中国,以创新的实践改变中国,汇创新的力量推动中国,”这是施耐德电气在中国发展的根本,您是否赞成这个观点?

Cyril Perducat:在这里我想说一下施耐德电气工业事业部的创新是如何来实现的。谈到工业事业部的创新,第一个强调的关键词就是简单化。曾有人讲过,对于自动化系统来讲,如何让我们设计的这个系统能够让用户使用起来更加方便,维护起来更加容易,开发起来更加得简单,升级起来也更加得简单化,这是我们所有创新的根本。其实“简单”往往是最困难的一件事情,怎样把一件事做得简单化?最复杂的事情就是如何使事情简单化。第二个关键点,创新其实不只是简简单单的技术上的创新,更是在业务上的创新。因为客户的需求千差万别,多种多样,市场的需求也在不断快速地发展和变化着,可以说业务创新更是创新的一个高度与挑战。例如施耐德电气当前“中国原创”的愿景,旨在服务中国客户,将与客户的距离拉得更近。因为中国是目前经济发展最快,客户种类非常复杂,需求也多种多样,所以我们提出的“中国原创”项目,内容是:很多产品(包括概念)在中国本地研发、设计,最终产品也是为符合中国客户的需求而推出。这就是一个业务创新,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工业事业部的研发中心会设在上海张江高科技开发区的原因。

从创新研发团队方面来讲,目前有一个创新部门专门做产品创新,他们和市场与一线销售人员都有紧密的联系和交流,会倾听来自于客户的实际需求,然后将有效信息融入产品创新思想中。从概念原型的设计一直到成型产品,在整个研发流程当中都贯穿了创新的理念。

从创新的重点来讲,创新的不仅是自动化解决的方案,创新的重点在于用自动化的解决方案怎样去帮助客户优化能源管理。从生产流程到系统不同的硬件、软件、网络架构入手,来帮助工业用户优化他们能源消耗的需求并提升能源效率。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规划目标是节能减排,用更少的能源消耗,来实现更高的GDP增长率。施耐德电气在中国的研发中心目前最大的任务和使命就是投入在能源完全这方面的创新,来支持中国客户未来的需求和业务发展的需要。这是非常重要的。这里谈到能源管理,我们不得不提的是EcoStruxureTM能效管理平台,这是施耐德电气目前推出的一套能效管理的架构体系,它把跨不同地域的一些产品整合到一个统一的架构体系下面来,其中涉及到从硬件到软件、上位监控、网络架构……这是一个非常复杂而且浩大的课题,它定义了一个统一的架构体系,不管将来是楼宇方面还是工业流程方面的能源管理,所有产品的研发都要统一集成到一个大的EcoStruxure的统一架构体系下面来,确保各个子系统能够无缝集成,很好地衔接。

我认为自动化系统的创新,不仅仅是概念解决方案的创新,主角还是产品创新,没有好的产品,就不可能有好的解决方案。施耐德在控制技术、网络、上位监控软件、人机界面及电气传动产品等方面一直在进行持续的创新,致力于研发更高质量、更低成本、更适合用户需求的硬件和软件产品。
为远见投入,赚取未来

  记者:创新不仅需要大量投入,同时更多的是需要承担风险。往往对研发创新的投入与预期收益或许不成正比。施耐德电气是如何来对待工业创新与投入之间的平衡关系?

Cyril Perducat:从历年财务年报可以看出,施耐德电气是一个业绩增长快,盈利能力强的公司,这一点保证了施耐德电气有足够的资金投入来保持技术研发方面的资金需求,例如在2008年底到2009年金融危机的时候,很多公司大幅度削减了研发经费,而施耐德电气则削减了其它方面的支出,但是对于研发经费投入没有作任何的缩减。而这一举措也为我们在2009年以来包括未来一段时间内将陆续推出很多新品奠定了基础。

目前的创新研发工作主要有三个方面的重点:一是对于施耐德电气现有已上市的产品依据市场发展需求进行产品更新,如怎样使系统更稳定,怎样使原来的软件用起来更方便……二是研究怎样去开发一些新的平台,如施耐德电气推出的MachineStruxureTM机器自动化控制平台就是一个针对OEM的创新的控制平台,PlantStruxureTM是针对工厂终端用户的协同自动化控制系统。三是研究开发一些在5年或10年以后将需要的产品技术和平台。

施耐德设置了一个电气技术委员会的机构,其所认定的都是在5年或10年以后大幅度市场潜力和需求将快速增加的一些项目,并会加大投入力度在这些项目里面,同时不会考虑短期内成本与收益比。在这些方面,投入和产出是不完全成比例的。例如,施耐德电气在1995年推出的很多产品就已经嵌入Web服务器的功能,当时是工业总线还在大规模普及和推广阶段,而那时我们推的这个Web服务器的产品从盈利和产品销量上来讲,不能说是很成功。但是从1995年就开始推这样的产品,使得我们积累了很多在以太网方面的技术,而这些经验知识的积累对于我们现在大规模推广以太网的解决方案非常有帮助。对施耐德全球来讲,我们会从短期、中期、长期,从各个角度来平衡,当然也可能有我们资源有限的时候,那时可能会削减一部分的研发费用,但总体来讲,我们会持续加大我们在产品系统方面的任何时候的短期和长期上的投入。
用创新科技,为客户增值
  记者:每一次技术创新都会带来新的生产方式的变革,但是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出必然会替代旧产品体系,我们将如何来保障老客户的设备投入与收益?同时如何使产品升级能够更加契合客户需求?

Cyril Perducat:其实做任何一个新产品研发决定的时候,我们同时会考虑现有的客户已经在运行着的那些产品和系统,如果我们开发出新的平台,也会有相应的工具和软件,能够保证他们已有的投资得到有效的保护,同时他们能很平稳地过渡到新的系统和新的平台应用下面。

确实,我们在规划我们产品未来的研发线路图的时候,首要考虑到保护已经应用我们产品和系统的客户价值,他们的投资和利益如何能得到有效的保护,如何能够非常容易地平稳过渡,并能够享用新系统所带给这个客户的额外附加价值。因此,在规划未来产品研发线路图的时候,我们甚至会邀请系统集成商、合作伙伴和终端用户参与到产品研发线路图里面来,共商探讨来自于各方面信息,如你的特定需求,即针对你自己的这个公司、行业、用户等不同情况,你希望我们未来的产品技术里需要具有什么样的功能、什么样的特点、怎么样保护你现有的投资……

需求是创新的母体。所有的施耐德的研发理念或者我们的创新驱动力都是来自于客户需求,施耐德致力于研究如何参与到客户的需求,甚至是客户未来的需求过程当中。虽然在市场上我们会面临来自于其它的竞争对手同类产品和技术一些冲击,但是我们所有的研发初衷和基点都是怎么样更好、更前瞻性地满足甚至是超越客户的需求。

开放式管理造就员工创新主体
  记者:技术创新可能不止是技术研发人员的工作职责与专利,公司的任何一个员工都有可能是创新灵感的来源之一,在施耐德电气的文化与制度中是否有鼓励员工创新的条件和方式?

Cyril Perducat:鼓励员工创新,这主要来自于施耐德的企业文化。如果你了解施耐德企业文化,等级观念并不是森严的,开放式的管理鼓励了员工和领导层积极参与创新,甚至可以直接写信给总裁来发表你的一些想法、建议、创新的一些理念。其实公司的很多创新就来自于员工之间,来自于不同部门员工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就有创意的火花迸发出来。而如何使这些迸发的创意火花形成价值,我们有着完善激励机制。首先我们有鼓励这种员工创新精神的企业文化,在这种文化下面能将创意转化为价值的条件就是协同,更多的团队协同或者合作、沟通和协调,从而也鼓励和激发更多的创新。

其次,创新更多是关于人的话题,如果有一套标准的流程,或者是计算机系统能实现这些的,我并不认为是真正的创新。往往是一些很好的想法或者主意就是大家在一起进行脑力激荡,碰撞出火花,然后再付诸以行动,而不是一个死板的流程。

最后,我们也会提供相应的培训及方法去鼓励员工进行创新,但是更多的创新是来自于员工之间的沟通、交流,迸发出来的一些火花,我们会把这些主意进行分析,使这个想法变成现实,让他真正地付诸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