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精密制造(禅城)产学研战略联盟组建方案

发布日期:2012-07-27 16:25浏览次数:102524

   广东正处于从制造业大省向制造业强省,从科技大省向科技强省转变的关键时期,需要大力发展精密制造技术,开发一批国内省内急需的精密制造装备与高性能精制制造产品,推动广东制造业上规模、上档次、上效益。佛山作为国家火炬计划精密制造产业基地,依托华南精密制造技术研究开发院、禅城精密制造领域核心(骨干)企业与国家重点建设高校、科研机构组建精密制造(禅城)产学研战略联盟,将使禅城精密制造产业取得长足的进步。
 
  (一)战略联盟的主要目标
 
  1、3~5年内战略联盟承担精密制造科技攻关及产业化项目150项以上,资金投入总额30000万元以上,攻克一批制约精密制造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获取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自主品牌,带动战略联盟申请新增专利200项以上,专利池共享专利总量1000项以上,形成系列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地方标准规范;
 
  2、3~5年内战略联盟带动精密制造产业相关产值超过500亿元;发展汽车零部件、精密特种加工技术与设备、精密检测技术与设备、光电子加工技术与设备、精密医疗器械、机器人等高技术产业领域,形成精密制造领域完整的产业链;
 
  3、建设战略联盟中试基地,形成国家级技术创新公共平台和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达到国内一流水平的科技创新中心或研究开发基地;
 
  5、联合部属高校培养形成高素质的精密制造技术创新队伍和人才梯队,引进和培养中高级精密制造技术人才100名以上,聘请20名左右的高校院士和专家教授担任项目负责人或咨询顾问,筹建精密制造领域的院士工作室4间。
 
  (二)战略联盟的重点研发方向与重点课题
 
  1、精密制造标准规范及专利池建设
 
  实行“标准先行”战略,选择一些对行业建设有重大影响的共性关键标准给予优先重点支持,抢占技术规范和标准高地。通过产学研合作方式,以企业为主体,以自主创新为主线,制定和开发一系列产品标准规范。建设精密制造领域的专利池。
 
  重点课题:精密制造基础标准规范研究
 
  研究制定一系列面向共性技术、产品的基础标准规范,包括精密制造设备标准、工艺标准等。
 
  课题主要指标:3~5年后形成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2项,地方标准5项。
 
  2、精密制造公共技术支撑体系建设
 
  重点课题:精密制造检测平台
 
  建设完备的精密检测平台系统,形成面向精密制造产品的测试平台;依托联盟资源建设能面向精密制造行业提供测试服务的公共测试中心。通过精密检测中心共享服务平台和测试技术队伍的建设,购置一批高水平的分析测试仪器、相关配套设备和功能软件,重点开展精密测量技术和产品检测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如非球面测量、表面微观形貌测量、表面粗糙度测量、表面质量测量等,为各领域和各行业的精密制造企业提供各种常规的产品测试、中间试验、质量检测、产品评价等服务。
 
  重点课题:精密制造数字化协同设计平台
 
  开发精密制造数字化协同设计平台,依托华南精密制造技术网建立统一门户平台,面向行业提供产品开发、产品展示、资源共享、文档管理等公共服务。
 
  课题主要指标:管理科学、运作良好的精密检测技术中心基本建成,拥有一批高层次的管理人才和研发人才,具备较强的二次应用开发能力、对外服务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每年服务500家以上的精密制造企业。
  3、精密制造特种加工技术及产品研发
 
  组织联盟成员单位在精密制造特种加工领域研究和攻克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精密制造产品和共性关键技术。
 
  重点课题:表面镀膜设备及高性能工具、模具的开发
 
  重点支持基于自主知识产权的镀膜关键技术,研发面向精密制造的复合多功能镀膜设备及高性能工具,高性能汽车模具等技术。
 
  重点课题:激光处理技术与设备
 
  重点支持利用激光进行微孔加工、激光刻蚀以及激光快速成型等技术。
 
  课题主要指标:通过本联盟的精密制造特种加工设备与技术的开发,形成完善的特种加工能力。高性能钻头、微型钻头等成果实现产业化示范,总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4、汽车零部件的设计与技术
 
  根据国家汽车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的总体目标:“进一步提高对国民经济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支撑作用,基本形成我国汽车产业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能力,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节能、环保、安全及回收利用技术应用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更深程度参与国际汽车产业的合作与竞争,建成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并建成世界汽车工业强国打下基础以提高汽车零部件的国际竞争力为目标,以提高创新能力为重点,发挥比较优势推动零部件发展。机电类产品要加快形成产品研发能力,提高技术含量和产品质量,降低成本。
 
  重点课题:超高压充液成形技术与设备开发
 
  超高压充液成形技术是应用于汽车管材、板材的先进近净成形技术,该技术方向重点开展流体与液压技术、内高压产生与密封技术、控制技术、模具制造技术、建模与仿真技术等众多技术,并且利用这些技术进行优化组合来开发新设备
 
  重点课题:整车及零部件的优化与CAE分析
 
  针对汽车零部件的设计、制造、测量及试验的全过程,开展以CAD/CAM、CAE、CIMS、ERP等技术为标志的现代化设计、加工及生产过程管理方法的研究,重点开展汽车零部件的三维设计、计算机仿真与分析。
 
  重点课题:关键零部件及其模具设计开发
 
  针对汽车产业的需求,开展五金冲压工艺与冷冲模具技术、塑料成型工艺与注塑模具技术、铝镁锌合金精铸工艺与压铸模具技术、基于RP技术的金属模具制造技术开发。高效汽车凸轮轴示范生产线开发、汽车环保内饰件开发等
 
  课题主要指标:通过本联盟成员共同努力,实现汽车配件制造的产业化应用,申请专利10项,产值达到100000万,总体技术达到国际水平。
 
  5、精密、超精密加工技术与设备
 
  重点课题:超精密机床
 
  超精密加工设备是制造超精密产品零部件基本的保证条件,通过联盟共同开发研究超精密车磨复合加工机床的工程化设计和制造技术,超精密磨刀设备,高效磨削设备,突破共性关键技术,实现超精密加工的成套能力。为成套设备、光电子、微电子、现代化医疗器械和家用电器等产品的制造提供高技术支持。
 
  课题主要指标:通过本联盟的精密制造加工设备与技术的开发,形成完善的超精密加工能力。微型机床、超精密车磨复合加工机床、高效磨床等成果实现产业化示范,申请专利15项,总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重点课题:微小光学元器件及其模具的制造工艺及设备
 
  光电通讯产业中各种便携式光电产品(手机,数字相机,数字摄像机,笔记本电脑等)的微小光学元器件市场正日益扩大,微小光学元器件及其超精密模具的加工和制造的要求亦日趋高精度化、高效率化。目前国内相关行业不能生产这类产品。通过产学研联盟联合攻关,研发微小超精密模具制造的关键设备和制造工艺和微小光学元器件的成型设备和工艺,填补国内空白,满足国内产业界的急需。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水平的制造技术。
 
  课题主要指标:通过本联盟的微小光学元器件及其模具的制造工艺及设备技术的开发,从材料制备、器件加工设备与工艺到超精密模具的加工和制造,形成完善的产业链。总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申请相关专利10项以上,实现产值50000万元。
 
  6、先进机器人及系统集成技术
 
  重点课题:基于机器人技术的自动化装配线
 
  开发出适用于不同行业多个品种的自动化设备,可以完成自动传输、搬运、拧紧、涂胶、焊接、装配、检测、包装等工作。通过联盟共同合作承担不同品种的自动化设备,实现基于机器人技术的自动化装配线的成套能力。为国民经济各个行业,特别是、高精度要求或者恶劣环境下的生产提供自动化设备。
 
  课题主要指标:通过本联盟成员共同合作承担不同用途的自动化设备的开发,生产的适用于不同行业的自动化装配线。在汽车制造、陶瓷生产等领域实现产业化应用,申请专利10项,产值达到10000万,总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重点课题:机器人领域关键技术的研究
 
  开展精密定位、作业工具、显微视觉、色彩控制、微喷等关键技术研究,开发面向MEMS组装的微操作机器人,面向数字打印的关键设备。
 
  课题主要指标:通过本联盟成员共同开展精密定位、作业工具、显微视觉、微喷等关键技术研究,形成自动化检测设备、数码打印设备的加工生产能力,打破国外的技术垄断,在电子器件、陶瓷生产等领域实现产业化应用,申请专利10项,产值达到50000万,总体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7、光电子加工与检测技术
 
  重点课题:光电晶体材料制备与器件加工技术
 
  光电晶体在当代光电子技术中的应用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们是激光技术、光通信技术与信息处理技术等领域中不可缺少的材料,在科研、国防、工业、交通和医疗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光电晶体材料制备及器件加工技术将重点攻克光存储用晶体材料生长制备技术、LED外延衬底用晶体材料生长制备技术和光电器件加工检测技术等。
 
  重点课题:传感技术与传感器
 
  传感器技术是测量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微电子学、光学、声学、精密机械、材料科学等众多学科相互交叉的综合性高新技术和密集型前沿技术。针对产业的需求,开展各种传感器的开发与产业化研究,促进广东产业的更新换代。
 
  课题主要指标:通过本联盟成员共同努力,实现传感器的产业化生产,申请专利20项,产值达到5000万,总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三、联盟的组织形式与运行机制
 
  (一)联盟的组织管理架构
  精密制造产学研战略联盟在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协调领导小组指导下,通过制定规划和政策,推动部属高校与广东省各地区和各有关部门,以及省属高校、科研院所、各类经济园区和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
  精密制造产学研战略联盟的运行管理机制如图所示,由联盟成员大会、理事会、秘书处以及根据知识产权、技术推进、运营、管理等分别成立的多个专门部门共同构成。
 
  1、联盟成员大会,联盟最高权力机构,由全体成员代表组成;
 
  2、理事会是成员代表大会的执行机构,第一届理事会由联盟发起人组成。在闭会期领导本联盟开展日常工作,对成员代表大会负责;
 
  3、战略发展顾问委员会负责推动战略联盟树立清晰而明确的战略发展目标;
 
  4、学术专家委员会负责学术指导机构,负责审议战略联盟的学术和技术研究方向,审议战略联盟的重大学术活动和技术研究活动;
 
  5、秘书处负责具体执行联盟成员大会决议,协助理事会管理各专业部门及成员在联盟内的活动;
 
  6、佛山市华南精密制造技术研究开发院是战略联盟运作管理的实体单位;
 
  7、知识产权中心主要负责组织标准和专利的提取、积累、撰写和申报,以及专利池建设工作;
 
  8、技术推进中心主要负责关键技术研发、产品设备研发、互动服务推广、提供行业技术支撑和提供产品体验测试服务;
 
  9、运营中心主要负责战略联盟的策略策划、公共关系管理、公共资源管理、组织培训和市场运营;
 
  10、管理中心主要负责战略联盟公共资源与基础设施的建设及其维护,财务管理,水电气等后勤保障等。
 
  (二)主要发起单位
 
  精密制造产学研战略联盟由国内外从事先进制造产业相关产学研单位和机构各方,本着平等、自愿、互利原则结合而成的行业性?非盈利性社会组织。
 
  主要发起单位有:佛山市华南精密制造技术研究开发院、佛山市康思达液压机械有限公司、广东科信达科技有限公司、佛山市广顺电器有限公司、佛山市亿强电子有限公司、北京甲乙丙资产投资公司、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天津大学、湖南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机械科学研究院等。
 
  四、联盟管理
 
  本联盟建立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保证会计资料合法、真实、准确、完整,依法纳税,并以报表的形式每年度向成员公布联盟经费的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