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膜产业发展正当时 机遇与困难并存

发布日期:2012-09-17 17:28浏览次数:103164

    日前,科技部印发《高性能膜材料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规划》指出,开发高性能反渗透膜材料,可以大幅降低膜法制水成本,解决沿海地区缺水问题;开发高性能水质净化膜材料,可以提高自来水水质,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开发高强度、抗污染的膜生物反应器(MBR)专用膜材料,可以实现市政污水回用,解决城市缺水问题。膜技术已逐渐成为水处理的主流技术,成为保障我国水安全的重要内容,对膜材料需求日益迫切。
 2015年达千亿元规模 力创上市公司10家以上
    “十二五”期间,我国膜领域科技发展总体规划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使基础研究走在国际前列,关键技术实现重大突破,着力解决产业化关键技术难题,膜产业保持快速增长,预期到2015年达到千亿元规模;着力培育龙头企业,力争上市公司达到10家以上。
    高性能膜材料的发展受到全球范围的高度重视,多国政府将膜技术作为21世纪高新技术进行研究与开发,制定了相应的研究开发计划。目前全球高性能膜材料的发展呈现以下特点:膜材料产业向高性能、低成本及绿色化方向发展;膜材料市场快速发展,与上下游产业结合日趋紧密;膜技术对节能减排、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作用日趋明显;膜技术对保障饮水安全,减少环境污染的作用显著增强。
国内水处理膜市场广大
    水处理作为膜产业下游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也是膜材料的主要去向:微滤膜主要应用于污水、废水处理等领域;超滤膜在污水、废水处理及回用和给水净水领域应用广泛;纳滤膜主要应用于纯净水、软化水、无离子水、海水淡化等方面;而反渗透膜可应用在海水淡化等领域。
    目前国内膜法水处理含工程量的市场规模已超过200亿元人民币,国内缺水、水体污染严重的现状及相关政策的倾向性支持将推动水处理领域的财政投入力度加大,膜法水处理市场规模有望急剧扩张。目前国内微滤/超滤技术相对成熟且占比较低,未来在水处理市场的份额有望提升。国内膜法水处理企业多以工程服务为主,未来具备膜材料及组件专业化生产能力的大型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将具备显著竞争优势。
膜产业发展势不可挡
    膜作为一种新型材料,膜技术作为一种高科技技术,在我国实际商业化应用仅十余年。目前,国产的微滤膜、超滤膜、反渗透膜、纳滤膜等的研发都处于攻关阶段,膜技术水平与国际标准相差较大。为了使膜产业能够得到快速发展,近几年国家在政策上给予了大力扶持(如图所示)。
    国内膜产业处在一个机遇与困难并存的时期。为了打破进口膜的垄断格局,国内膜企业纷纷扩张业务,也形成了不少优质的企业。在此情形下,清科研究中心认为,以下两类企业值得关注:
    第一,拥有技术优势并不断完善下游产业链的企业。一些企业依托政府机构和高校背景,早期专注于技术研发,到一定阶段加快产业化进程。但研发型企业在盈利模式上通常需要不断摸索,若能成功延伸下游产业链,提供高性价比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增加自身核心竞争力,将会有不错的成长空间。例如,2012年7月5日上市的津膜科技。津膜科技是天津工业大学下属的科研机构,早期从事微滤膜和超滤膜的研发和膜组件销售,后逐渐转型到提供完整的膜技术水资源化解决方案和工程运营管理,从而实现持续稳定的营收,成功登陆深圳创业板。
    第二,具备区域性优势的膜工程应用企业。整个制膜行业门槛低,市场高度分散,地方保护主义严重,公开数据显示,目前制膜企业约300家,膜工程企业1000余家,年营收规模上亿元的不足十家。从水处理市场地域分布看,工业发达地区及大城市密集地区对膜的需求巨大,京津沪、浙江、江苏、广东和山东的水处理产业规模处于前列,规划中的市政工程已经被当地的大型膜企业占领先发优势。清科研究中心认为,在竞争相对较少的二、三线城市,专注于膜产业,且在技术研发上具备一定竞争力的企业将会有巨大的发展空间;若能借力资本市场,深扎当地业务,并不断形成区域化经营优势,投资价值更加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