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遭遇越南打砸,中国企业何去何从

发布日期:2014-08-19 11:18浏览次数:88312

   五月又是一个多事之季,特别是越南排华反华活动对中国内陆及港台企业的打砸行为引起了国内人的愤慨,在这背后,我们需要更多的是反思。越南反华排华历史由来以久,特别是在东南亚国家,如印尼、缅甸等国,打砸中国商人的事件曾经深痛国人内心,然而利益的驱动,还是使得一些挺身企业远走东南亚,因为那里的原材料、人力成本相较于当前国内也许更便宜一些。但是与早在上世纪80-90年代的中国招商热相较,为什么我们是那样开尽最好的条件吸引外企进驻,受到超国民待遇,而现在在越南的中国企业却遭到驱赶式的打砸?在工业自动化制造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美国制造业回流提振国内经济发展指数,而我国企业为什么贪图国外便宜的人力资源?遭遇越南打砸,中国企业何去何从?这个问题不仅是我们企业所需要思考的问题,更是国内顶层设计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面对东南亚一直动荡的政治局势与排华反华的现状,为什么我国部分民营企业还是要出走东南亚设厂?首先这个这问题需要从国内的大环境来看,人力成本上涨、人民币升值等不利因素是一客观条件,而真正的深层原因也许在于我们经济的结构性问题。国进民退,是当前不得不承认的事实。在很多行业为民营企业都设置了限定的进入门槛,同时多种变相的税收与经办手续使得企业疲于应付。房地产行业的飞速增长,地价越来越贵,而一般制造行业如电子产品、服装等产业的利薄使得他们在扩大生产规模时需要付出多倍的代价,正如一位企业主所言:十年前100万元可以买一座工厂,而今100万元连一块工厂地皮都买不了。面对发展,企业或许出走到成本更适宜的地方为更好的选择。
 
  一项调查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大陆东部沿海地区工人月薪大约是500美元,印尼大约300美元,越南250美元左右。柬埔寨服装行业工人每月最低工资仅为80美元,而另一服装生产大国孟加拉国,2013年底才将每月最低工资标准提至67美元。如此便宜的人力成本会成为全球下一个“世界工厂”的转移之地吗?华尔街分析师雷扬曾说,一个物流设施不尽发达,仅靠卡车运输的国家,注定没有办法成为世界工厂。且不说东南亚国家频繁动荡的政局、不止一次的打砸外企的行为都成为一个企业的不宜久留之地。同时庞大的工厂转移所带来的人力资源需求的骤增,那么人口数量有限,适用工龄工种的人口更是在有限,那么人力成本的上涨将很快成为一个重要的企业不能承受之重的因素。相较于庞大的人口基数的中国以及不断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口素质的提升,制造业回流也是朝夕的事情。但是如何让民营企业在国内这片土地上健康快速的成长发展,将成为新一轮经济增长中调结构保增长的重要议题。
 
  在最近公布的国内GDP的增长数据时,在房地产遇冷的背景下,数据很难看。而积极实施制造业回流的美国、德国等都实现了平稳向好的增长。在此笔者想说的是,房地产不能作为产品出口创汇,不能原地不动地进行价值生产,而房地产业的遇冷带动了一系列相关产业的遇冷,如钢铁、建筑材料等,当然曾经高涨的房价也使得百姓的消费能力下降……另一面的美国制造业回流,重新将制造业研发与高端清洁生产带回本土,大大提振了就业与消费。也许早在30年前,美国制造业转移中国,正是目前中国制造业走向东南亚的进程,也许早在30年前,美国制造业转移中国,正是将低端制造与高耗能高污染制造转移到中国,而今天中国依然将制造工厂转移到东南亚,但是并没有真正的核心技术研发留在中国。这就是中国与美国制造业的区别之处。
 
  指望打工去发家致富都是不可能的,那只是暂时的以命换钱,真正要以致富的还是地主或是资本家。无论越南如何打砸中国企业,我想中国企业还是会在越南继续生存下去,在此笔者并不支持将中国重新拉回上世纪80-90年代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角色,在事实的发展中我也不赞同那时一直宣传的招商口号:引进外企,学习消化其先进技术。因为我们引进了外企,成为了世界工厂,污染与耗能大大损毁了国内发展与生存环境,并且随着外资品牌的市场开拓,国有品牌不断沦落被收购,所谓的学习消化先进技术并没有看到所期望的成效。改革开放30年,我们以低廉的劳动力以环境污染为代价创造了高增长的GDP,我们以四万亿的刺激创造了房地产行业高速增长所带来的GDP,我们有创新与技术价值的增长在哪里?在这里我们呼吁国家层面要构建合理的经济结构,松绑民营企业的成长发展环境,从各个层面给予科研良好结合的条件,促进企业自主技术的研发与自主品牌的打造。在企业层面,遵循着现代的市场经济道德与伦理原则,沿着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做好自己的技术创新,在产业转型与高端制造市场越来越具前景的时间点里,积极参与世界品牌制高点的竞争,而不是依然赚着廉价劳动力与原材料的低端价值。在当前工业自动化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装备清洁高效的生产线已不是梦想,机器人、物联网等从人力到通讯流通的解决方案上中国市场已经走到了相对的制高点,每一个企业该做的就是成为每一个美国、德国回流制造企业的角色--将先进的研发技术与先进的高端生产制造留在中国,拉动下一轮经济转型的快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