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媒体称轨道交通是新的增长极

发布日期:2012-04-17 11:05浏览次数:102602

   日前,中国交通报发表署名蔡祥重的文章,称轨道交通将迎来爆发式增长,将会成为我国交通行业新的增长极。
 
  “十二五”轨道交通投资将超万亿
 
  目前我国城市化率已超过47%,作为未来城市绿色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能有效地缓解城市拥挤的交通现状。以北京为例,2011年下半年以来,北京地铁系统客流量屡破600万人次大关,2012年2月14日更是达到了652.88万人次。
 
  去年年底在南京召开的第三次全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和改革座谈会透露,“十一五”以来,全国城市轨道交通总体发展形势良好,截至2011年年底,我国已有15个城市运营地铁线路,运营里程超过1600公里;28个城市获批建设地铁,27个城市有在建项目,52个城市规划了城市轨道交通,在建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约1400公里。
 
  据悉,“十二五”期,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将保持适度规模、积极稳妥的速度,合理控制新开工的项目。目前,济南、太原、厦门、佛山、常州、兰州、洛阳等二线城市已经开始进入城市轨道交通申建程序。相关专家预测,按照这种速度,到2015年,全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将达3000余公里,“十二五”轨道交通投资将超万亿元。到2020年,将有40个城市建设地铁,总规划里程达7000公里,是目前总里程的4.3倍。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步入了黄金发展期,成为施工、设计领域新的增长极。
 
  施工设备仪器世界先进
 
  我国第一条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是北京地铁,该工程于1965年年初开始建设,1969年10月建成,1971年年初投入使用,当时施工借鉴了铁路隧道施工的方法和工艺,属于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探索、摸索阶段。
 
  近年来,随着新技术、新设备的更新使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亲身经历过多个城市轨道项目建设的中铁上海工程局总工程师高锦林,1993年从学校毕业后就一直在地铁项目上负责技术工作,他亲身见证了国家轨道交通事业的发展变化。
 
  在广州地铁施工时,高锦林在施工队技术室跟着年近50岁的老技术员当学徒,那时的施工设备和仪器比较简单,一点核磁探测仪的概念都没有。车站站场规模比较小,大点的车站最多也就两层、四个进出口,开挖、支护大基坑、轨道正线掘进和所有的混凝土施工几乎全靠人力来完成。一项工程从进点施工到交付使用,周期相当长,且施工人员居住条件简陋,劳动强度大,如果施工中再遇到地质变化,工程的质量、进度和人员的安全都很难控制。
 
  高锦林以中铁上海工程局现在施工的上海地铁11号线浦三路车站、北京地铁14号线善各庄车站和宁波地铁1号、2号线工程为例介绍说,现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施工用的设备、仪器在国际上都是十分先进的,车站规模是过去的好几倍,难以想象的大体积基坑的开挖支护都是由少数技术工人完成的,从开挖、运输、支护、混凝土施工到拆模,周期很短,地铁运行线路是过去的几倍甚至几十倍,采用盾构掘进后一次成形,施工周期比过去缩短不少,安全、质量可以较好地得到控制。